喜见甲子渔歌又悦耳
古渔港甲子的渔民有在东溪盐埕坣上唱渔歌斗渔歌的风俗,甲子渔歌曲调丰富,韵律独特。
渔歌是渔民们千百年来在劳动生产中创造出来并通过代代口传,不断修改,逐步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歌。它们之中有粗犷辽阔地表现渔民们在波涛浩荡的大海中捕鱼劳作的搏斗精神;有优美轻柔地唱出了渔民们对绿波荡漾的港湾的爱心;不少渔歌是为渔民的嫁、娶等风俗而唱。这些风俗歌曲风趣丛生,生活气息很浓,又很大众化。
甲子渔歌曲式比较简短,一般由二个乐旬组成一曲,基本上是中国民歌的羽调式(如《新娘调》)、宫调式(如《金鸡板》、《落神板》、《斗歌板》等)、徵调式(如《爱夫板》、《马鞭板》、《艳舵板》等),还有一些商调式的渔歌。这些渔歌的旋律和节奏大都带有海景和渔民在海上的劳作或渔妇纺线、织网、补阔、划艇及一些伤感的形象特征。当然,也有部分婉转活泼的抒情或爱情的渔歌,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渔家风情。
据查证,1954年,陆丰县举行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当时甲子业余渔歌演唱组的李秀枝、李哑、乃妹,鸟撰等同志也参加演出,得到热情的好评,有些渔歌(如表现海产知识的“斗歌”)迅速得以传播。会演后,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一批文艺工作者到甲子等港口,对渔歌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并以歌舞形式编成了表达渔民海上和家庭劳动生活的节目《渔民之歌》加以排练演出,1955年和1956年,该节日先后参加粤东专区和广东省的文艺会演
1978年,甲子镇政府及县文化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了“甲子渔歌队”,重新继承应用渔歌开展政治文化宣传的传统。该队的渔歌创作节目《织网歌》、《渔家跟着共产党》以及老渔歌手黄人勿、李秀枝的对唱节目,参加1979年11月份汕头地区在甲子召开的文化站工作现场会的演出,受到12县市有关专家和代表们的好评。
90年代后,随着人们休闲娱乐节目的丰富多彩和热爱渔歌的乡亲逐渐老去,甲子渔歌乡音也渐渐消失在急功近利浮燥的社会风气中……今天,随着盐埕坣升级改建为优雅的沿江大道,一些有品味的乡亲在半径戏台旁台阶(原盐埕坣尾)上唱起了原汁原味袅袅的甲子渔歌。
☟甲子百科☟
快下载安装吧,今天头条送你钱啦!!!!
搜狗网址导航-简单实用的网址大全。
毒霸网址大全——最安全实用的上网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