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详情

汕尾海陆丰虎狮文化揭秘

三甲人最喜欢访问的网站

“煎甜粿、睇虎狮”
每当春节来临,
舞狮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娱乐民俗。

除夕夜开门炮放毕开棚起鼓,进村参拜神庙、祠堂和到民宅拜年,迎祥献瑞,及至元宵前“刹鼓”结束。后逢庙会、庆典等喜庆日子亦可出狮活跃气氛。狮班在宫庙祠堂前的旷地上表演,观众围成一圈观看。传统的舞狮除狮头形状不同和角色多寡不同外,其基本的舞蹈格式和次序是相同的。

狮猊

又称金猊。虎狮头兼虎、狮及貔貅等动物特征并加以夸张的艺术形象,加上色彩斑斓的棉布狮被及狮尾。

舞狮由两人各执狮头和狮尾动作协调地起舞,并有大头和尚(头戴面具,身穿长袍皂服)、紫微仙童配合演出,有的狮班还增加美翠娘等角色。

表演时,先行“狮诗”,作出参神、打四门等动作。

开场时,狮猊威风凛凛、四方张狂。紫微仙童为收服它,在大头和尚的指引下,与之展开生死博斗。

仙童身穿八卦法衣,头戴如意冠,背佩宝剑,左手执仙拂,右手挥舞五彩球,以机智敏捷的身姿,将张牙舞爪的狮猊戏弄得声嘶力竭,无计可施。喜得在旁观战助阵的大头和尚欢欣跳跃,摇拍葵扇,鼓掌称许。

突然,狮猊张开血盆大口将仙童吞进肚里,大头和尚不知是计,急得他抓腮搔头捶胸顿足,悲痛欲绝。

狮猊自认为吞了仙童取得了胜利,也表现了假寐、梳理毛发等满足神态和动作。不久才感到腹痛难忍,就地翻滚,精疲力尽。仙童趁狮猊哀嚎时跃出狮口,纵跃狮背,制服了神兽。

此时,舞狮进入高潮,锣鼓钹音调激越,气氛热烈。唢呐手吹起欢快的“三宝贤”凯捷曲。自此狮猊改邪归正,被民间视为吉祥物。整个舞蹈场面情态逼真,惟妙惟肖。

麒麟

其头盖骨正中央有一个向前的金黄色弯角,角顶缚有红色的布球,两条红绸带往两侧耳后下垂。呈独角头、龙身、马蹄、牛尾造型。

由两人各执麒麟头和尾合作表演参神、打四门、咬虱、瞌睡、腾跃、翻滚等神态和动作。

舞毕,各拳师出列,表演月朗拳、罗山拳、甲子拳、吞吐拳等各派系的武术。坐馆师傅“煞拳尾”后,开始表演精彩激烈的“盘五彩”。即盘拳、盘刀、盘棍、盘尖串、盘藤牌等5种武术套路。

在激越亢奋的唢呐、锣鼓声中,对打双方铁器的碰击声、喊杀声和呜呜吹响的海螺声,使观众仿佛看到古战场的鏖战情景,场面热烈紧张,气氛活跃。

狮王

又称盖仔狮。流行于陆河等客家山区,与盛行沿海地区的狮猊的制作特点不同。其狮面较平,鼻子凹蹋,嘴巴不能开合,因此又称为合嘴狮。

虽其貌不扬,但在狮班中地位最高,其它狮队与之相遇时,须向感仔狮行参拜大礼,绕侧而过。

滚地金龙

流行在陆丰大安、西南两镇。龙头主要特征是眼珠会转、眼皮会眨、腮能翕动、舌头能伸缩,配上金鳞闪烁的龙被和龙尾,舞动起来活灵活现。

表演时,由两人钻进龙被,足心相向,各操作龙头、摆动龙尾,滚翻在地模仿龙的动作进行表演。即在开场的锣鼓唢呐声中出场向观众示礼,接着龙头昂起盘旋,龙尾呼应滚动,表演参神、巡洞、戏尾、戏水、洗鳞、盘伏、瞌睡以及伏蛰听雷、驾云飞腾等舞蹈动作。

麒麟狮象

即麒麟、狮猊、象的综合舞演,仅流行于公平山区。表演时各需两人执舞头尾,再加上大头和尚、美翠娘、仙童一共9个角色。

醒狮

也称南狮。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醒狮虽不是海陆丰特有的狮种,但在近年来醒狮的融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醒狮表演。

赶快下载吧!想要的好玩的应用应有尽有!
快下载安装吧,今天头条送你钱啦!!!!
搜狗网址导航-简单实用的网址大全。
毒霸网址大全——最安全实用的上网导航
© 2017 甲子镇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访客数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
Theme by hi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