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详情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甲子镇原著民是渔民

三甲人最喜欢访问的网站

在陆丰市甲子镇,生活着讲福佬话的“瓯(ōu)船疍(dàn)家渔民”特殊族群,俗称“瓯船仔”“瓯船婆”。

甲子镇渔民蒙古后裔的传言

老一辈的甲子本地人对疍民是有偏见的,因为据传渔民是元兵后裔。
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五户甲子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甲子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纪念举事成功,历代相传,至今犹存。而后来被起义军镇压兵败后的残余蒙古兵,被汉民赶至海上,永世不得返回陆地,他们只能发展海上生计,打渔为生。这就是渔民的由来了。

甲子镇渔民是古越人后裔

观甲子渔民的一些生活习性,打扮衣着,比如男孩子留一撮长发并编麻花辫,跟古时蒙古族挺像,难免对号入座。但其实,这个故事是对渔民溯源的最大误读。众多史料表明,疍家人实际上是历经数次战火劫难而遗存下来的古越人后裔。他们的祖先活动在汕尾一带,更远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他们是南越的一个分支,他们除了农作和狩猎之外,还使用打制和烧制的捕鱼工具,从事海洋开发,至秦平百越时,越人因避战乱四散逃命,有的上山,有的入海。(海丰县志记载云“上山为畲,下海为疍”),入海的便是疍民了。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 广东博罗县》中说:“疍民为越人之遗民。”罗汝南在《中国近世舆图说》中也说:“沿海疍户……,昔人称为百越,非虚也。”疍家渔民为越人后代,这是有史料证实的。
疍家人世世代代活动于南海之中,浮家泛宅,把舵扬帆,随潮来往,捕鱼为生。这里作出大胆猜测,疍家人极有可能才是最早居住在甲子。文献显示,汕尾的渔民,根源还在于甲子,清朝开海禁后由甲子移居汕尾港。渔民是汕尾最早的开拓者。我们所谓的“山顶人”,是后来宋元明清时陆续从福建一带迁徙而来,到甲子落地生根的。

“顺风顺水顺人意,得财得利得天时”——浓厚的祭拜信仰

“他们勤劳,勇敢,深谙水性,是大海的开拓者”,不可否认,在全国一级港口的甲子港中最为活跃的身影都是渔民。从早上到夜晚,渔民们深入大海,凭借自己的勇敢和经验,为镇上乃至全国带来了大海的美味:曾经风靡省澳港的甲子鱼丸,远近驰名的肥而美的鲜虾鱿鱼蟹,味道浓郁的海味干货等。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支撑着整个镇的水产业。他们是勇敢的“讨海人”。渔民的生活也是相当不易的,靠天吃饭,看天吃饭。以前条件落后,有些人甚至在大风浪中丧失了性命。路过渔民新村,就看过有好几家人在同一天祭拜先人,一打听原来是几家人同条船出海遇上风浪丧命的,剩孤儿寡母,甚是可怜。因此,疍家渔民也相对会迷信点。比如生活中,他们吃鱼,不翻鱼身。翻鱼就等于翻船,这是不吉利的。吃完鱼的上边再沿着鱼骨剔下边的肉来吃。日常言语交谈,他们也十分忌讳一些不吉利的字眼。疍民由于文化传统,思想守旧,加上长期生活在江河大海上,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风波难测的江河大海产生敬畏心理,故其宗教信仰与小镇陆上人相比更加浓厚,对神佛的崇拜亦更为虔诚,早晚必烧香礼拜,每逢神诞必杀牲祭拜,祈求神灵保护渔获丰收,一帆风顺。“顺风顺水顺人意,得财得利得天时”。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疍民最原始最古老的信仰习俗。明清以前,凡船舶停泊处的岸边均建有蛇神宫。明邝露《赤雅》载:“人神宫,画蛇以祭,自云龙种。浮家泛宅,或住水浒,或住水澜,捕鱼而食,不事耕种。”据民国徐松石考证:疍民是“南中国最初土著的一种,与伏羲女娲也是同一血统,伏羲女娲是古代龙蛇图腾部族的首领。疍民自称龙户,又奉崇龙蛇。张土琏《海阳国志》载‘潮州人神宫皆作蛇象。’海陆丰庙宇神宫大都画龙和塑龙像。”(见《泰僮越族考源》)指出海陆丰有很多画或泥塑龙像的人神宫。经笔者调查,海陆丰称蛇神宫为东宫或东家宫,现甲子犹有宫的地名遗址存在。清末,这种延续几千年的蛇神图腾已经式微,至今,瓯船渔民全都不知道先辈有蛇神图腾崇拜的风俗。但渔船或船屋中的祖宗神龛,尚有其崇拜的余风,如神龛的形状为龙殿,朱红色;殿口有2条金龙盘柱,内设祖宗牌位,并在船屋内设神座祀天后圣母、玄天上帝等。
妈祖崇拜是疍民最为隆重的根深蒂固的习俗。妈祖,又称天妃、天后,是一位疍民出身的声名显赫的海神。海陆丰渔民称她为海中心神,妈祖名林默。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的渔民家庭,生前在海上救死扶伤,行善济人,深得民心。宋雍熙四年(987年)逝后,当地渔民感念其救护的恩德,于宋元佑年间为她立祠,后经历代皇帝的36次加封和海上丝路的传播,影响遍及世界各地。福佬人诸姓氏大都溯源于福建省莆田县,是天后妈祖的同乡。他们于宋元明清时代陆续迁徙到海陆丰,同时也带来了妈祖崇拜的习俗活动。而最早的妈祖宫有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的甲子天后宫。甲子当地,疍家渔民拜得最多的也是东宫妈跟陇尾王爷。都是海上平安的守护神。

细数渔民走过的路—消逝的渔奴制度

明《惠州府志》载:“疍民,此乃水居者也,只船支浆,衣不盖肤,计舟纳课。”越人下海为疍后,处境危窘,成了一个灾难深沉的群体。汕尾的疍民,他们既是封建渔奴制度的受害者,又是战争的受害者,苦难多多。

渔奴制度是对疍民的一大摧残。汕尾疍民在渔父(渔奴主)的掌控下,失去了人身自由,过着“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的悲惨生活。陆丰甲子的《范姓族谱序》载:南宋初年,甲子港出现了拥有千艘疍船的李姓渔父,残酷的渔奴制度开始在甲子港产生。《东江区沿海疍民调查报告》(1953年)载:“渔奴制度起于览表和甲子,随着渔奴的买卖和逃亡,瓯船疍民渐次向西迁移,散布于碣石、金厢、湖东、乌坎、汕尾、新港、平海、后门、小漠……等湾头,足迹所到之地,渔奴制度相继建立起来,形式与内容上也起了很大的演变”。
清末民初,汕尾的渔奴制度大致是这样的:渔父出资(称顺风价)购买10%的渔船,疍民舵工出资购买90%的渔船及全部船上工具,此后船权及舵工的人身权均属渔父,渔父不负责渔船维修及任何生产费用,却享有渔获物的发卖权,并无限期地收取渔获产值的20%作为抽花钱,舵工如转往它船劳作,需经渔父首肯,同时要交纳自身收入的3%~5%作为抽花钱。疍民除受到渔父的盘剥外,还受到渔栏主、渔霸、馆头、社头、庙祝、海匪、地痞流氓、保长甲长等的剥夺。共和国成立后,疍民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他们选出自己的人民代表,出席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直接参与政权管理,他们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全国性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他们的渔捞效益逐年下降,返贫现象十分严重,有些正处于窘境之中,亟需政府的扶持。
1952年,包括甲子在内的汕尾各港口进行了渔业民主改革,镇压渔父、渔霸、渔栏主等,废除了封建渔奴制度,建立了渔民协会、渔民工会、渔业供销合作社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1954年,汕尾各港口成立渔业生产合作社,疍民开始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58年,甲子港的疍民也建设了渔民新村,入住6780人。此后,疍民结束了几千年来漂泊江海的生活。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疍民的人口和渔船迅速增加。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渔不成讯,种不成群,这正如中国海洋大学陈大刚教授所说的:目前我国90%以上的渔场已经无鱼可捕。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加上主要生产资料柴油,其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疍民的渔捞生产入不敷出,因而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随着国家重视渔业,近年疍民的生活相对也好些了。在渔民新村,有很多新盖的楼房。

不被重视,没人发掘的渔文化

疍家历史悠久,其文化渊源久远,在甲子却缺乏有志的专业人士去记录,传承。比如在打渔实践中产生的渔歌,渔谚。50年来,汕尾城区本地成为许多音乐家、作曲家、艺术家们的取经探宝之地。民乐大师彭修文、钢琴演奏家刘诗昆、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和朱践耳等都先后前去汕尾城区采风,感受渔歌的独特风味。渔歌具有非常浓郁的海洋气息,著名歌曲《军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其中的开头旋律是来自渔歌的。植根于大海的汕尾渔歌开枝发叶,唱向全国乃至世界。笔者若干年前做省级课题歌册(也称歌仔)研究采访甲子当地的文豪时,他就指出,渔民那边有一首歌,能将鱼啊虾啊蟹啊海上的生活等等串成一首歌唱到底,这种形式有可能是渔歌而不是歌仔。可惜已经无从记录了。渔谚,是当地疍民渔业活动的经验总结,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它以富有韵律的语言,以生动简洁、易于记忆的形式,流传于渔区;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即使在现今社会,对指导渔业生产仍有一定的意义。渔谚内容丰富,由渔场渔汛、渔具渔法、水生动物生态,以及海况、风况和雨况等部分组成。在渔场渔汛中有“清明过三日,带鱼走得尾直直”,意即来到汕尾外海渔场的带鱼,清明时节产完卵后,就立即往东北方向进行索饵洄游;在渔具渔法中有“一浔水七浔索”,意即拖网作业时,拖缆长度与水深之比为1∶7;在水生动物生态中有“正月虾蛄,二月九再,三月咸蚬”,意即农历的正月、二月和三月,分别是虾蛄、九再(海蟹的一种)和黄蚬的性成熟期,它们长得体肥膏满,品尝起来味道最佳;在雨况中有“东头乌云起,无风必有雨”,意即早晨若东方乌云密布,当天就会刮风或下雨。对于渔民,渔业,甲子当地更多的是关注他们带来的经济收益,而非内蕴的文化。在汕尾城区,这一点倒是受到重视跟发掘。
汕头大学教授,笔者的大学老师潘家懿教授在《海陆丰的人文资源优势》一文指出,瓯船疍家渔民不属于少数民族,而是一支特殊族群,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语言也与陆上的福佬话不完全相同。尤其是疍家渔歌,具有浓烈的族群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对这个族群的特殊文化现象,甲子当地渔歌,疍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特殊衣着、发型头饰、语言差异及祭祀形式等等都尚未作系统深入的调查。甲子有那么多的疍家渔民,这是一笔可贵的文化财富,很有必要以抢救遗产的手段把有关疍家文化的文物资料和实物加以搜集,前几年潘教授在甲子采风时还听说有个老渔民还保存有一百多年以前其曾祖母穿过的衣服和戴过的头饰。笔者早些年还观察到甲子渔民有穿蓝布衫,挽着绑红线的髻的老人,现在几乎很少见到了。若像潘教授所说的有了各种各样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包括搜集到的旧式作业船、家眷船和各种渔具等,就可以在瓯船疍家渔民较集中的沿海(如甲子的渔民新村),修建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的“瓯船疍家文化博物馆”(或大型展览馆)。福建泉州市仅仅陈列一条宋代的木船,每年就能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去参观,如果甲子有这样一个博物馆,其对外影响和经济收益就更不待言了。如果我们能把这一人文优势加以重视和打造,至少可以申报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潘教授的这一提法,很值得我们思考跟重视。
愿以渔文化及潮汕文化为根基,为依托,丰富甲子文化内涵,无论疍家还是镇民,互帮互助,共建美好甲子。

赶快下载吧!想要的好玩的应用应有尽有!
快下载安装吧,今天头条送你钱啦!!!!
搜狗网址导航-简单实用的网址大全。
毒霸网址大全——最安全实用的上网导航
© 2017 甲子镇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访客数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
Theme by hiero